瑞典

2030年
到2030年,排放量將比1990年降低63%。 從2010年到2030年,運輸部門的溫室氣體 (GHG) 排放量減少 70%。
2045年
實現淨零排放,與1990年相比溫室氣體排放量至少減少85% (2045年後將實現負凈排放)。

工業

  • 從化石原材料和能源燃料轉向可再生的原材料和能源選擇。
  • 提高製成能效並提高材料效率。
  • 將基本製程與工法電氣化 。
  • 引入碳捕獲和儲存 (CCS) 技術。

運輸

  • 運輸業是瑞典實現 2030 年目標而採取的措施最多的行業之一,主要通過該行業的全面電氣化,以及對車輛徵稅、獎勵制度、改善充電基礎設施等措施。

建築

  • 限制一次能源消耗,支持出租物業的翻新和提高能源效率。

能源

  • 徵收碳稅、燃料能源稅和電力能源稅。
  • 將可再生能源在最終能源消費總量中的份額提高,提高所有部門的能源效率。
    產業領域

農業與土地

  • 儲存糞便產生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 。
  • 精確施肥減少農業用地的一氧化二氮 。
  • 提高資源效率和提高生產力可減少每單位生產的甲烷排放量 。
  • 增加碳彙技術和相關激勵措施。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瑞典為世界國民所得最高國家之一,為小型、開放及具競爭力的經濟體...

瑞典為世界國民所得最高國家之一,為小型、開放及具競爭力的經濟體,同時擁有航空、核電、汽車、國防、通訊、生技醫藥、資訊軟體、奈米、光子學(Photonics)及汽車電子(Telematics)、新能源開發等產業發展。仰賴國際貿易,出口為主要經濟成長來源。

瑞典政府於2016年啟動五項創新夥伴關係計畫 (智慧交通、生命科學、智慧城市、智慧工業、新材料)...

瑞典政府於2016年啟動五項創新夥伴關係計畫 (智慧交通、生命科學、智慧城市、智慧工業、新材料),以幫助應對瑞典面臨的一系列社會挑戰,以及宣布規劃發展航空產業電氣化,以助減緩氣候變遷問題。

主要輸出項目有機械和運輸設備、化學品、原料、礦物燃料等...

主要輸出項目有機械和運輸設備、化學品、原料、礦物燃料等,而主要輸入項目有機械和運輸設備、化學品、礦物燃料,潤滑劑及相關材料、食物,飲料和煙草等。主要貿易國家包含挪威、德國、荷蘭、美國等。

圖片
人口

1,041萬

(2021)

GDP

6,274億美元

(2021)

人均GDP

60,239美元

(2021)

GDP成長率

4.8%

(2021)

農業GDP占比

1.3%

(2021)

工業GDP占比

22.6%

(2021)

前十大最有價值企業

IKEA - 家居零售

Nordea - 金融服務

Volvo - 汽車

Scania - 汽車

H&M - 服裝零售

Ericsson - 通訊網路

Spotify - 軟體服務

Vattenfall - 能源生產

Telia - 通訊網路

Swedbank - 金融服務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世界銀行、 Branddirectory (2021)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Net Zero Tracker

scroll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