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

2030年
相較於2018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40%
2050年
實現淨零排放

能源轉換

  • 到2050時,綠電占比將達70.8%,停用燃煤發電,並發展碳捕集與封存技術,也將擴大碳匯。
  • 發布氫能規劃,將在2050年取代石油成為韓國最大單一能源,用於發電、交通與重工業。
  • 於發電廠和工業園區建造氫能港,利用現有天然氣運輸網絡,建置氫能生產和進口中心。

交通運輸

  • 鼓勵民眾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減少路上汽車數量。
  • 將零碳排放汽車上路比率提高至85%以上。

建築

  • 在2050年前,持續推動節能與淨零建築,並加強現有建築的環保整修。
  • 至2030年前,持續推動高能效電器及新節能建築,盼減排32.8%。

工業

  • 以2050為目標,持續推動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興製程,諸如氫能煉鋼,並透過再生燃料與再生材料取代化石燃料及新開採原料。
  • 以2030為目標,持續透過使用電爐煉鋼與生質石腦油(bio-napha)來替代石化原料。以2018年為基準,計劃減排14.5%。

資料來源:ICAP、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韓國為G20與OECD成員,且為APEC及東協之創始會員國...

韓國為G20及OECD成員國,且為APEC及東協之創始會員國。國家GDP、出口及進口皆為世界排名第10。

韓國在鋼鐵、造船、汽車、半導體及數位產品等製造業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

韓國製造業在GDP占比為32.6%,高於歐盟的22.5%及美國18.2%。韓國在鋼鐵、造船、汽車、半導體及數位產品等製造業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多數產品擁有自主品牌,產業架構以大型財閥為重要經濟推動者。該國的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株式會社和STX造船海洋為全球前四大造船廠;現代起亞汽車(KIA)為全球第三大汽車生產商;另該國的三星、LG、SK皆是世界知名的電子產品製造商,其中三星更是全球最大的資訊科技公司。

韓國2010年以《低碳綠色成長基本法》為基礎...

韓國2010年以《低碳綠色成長基本法》為基礎,草擬碳排放交易制度,並於2015年1月1日開始實施全國性碳交易制度,成為亞洲第一個在全國實施ETS的國家。

圖片
人口

51,744,876

(2021)

GDP

1.8兆美元

(2021)

人均GDP

34,757.7美元

(2021)

GDP成長率

4%

(2021)

農業GDP占比

2.2%

(2018)

工業GDP占比

38.7%

(2018)

前十大最有價值企業

Samsung - 電子業

SK Telecoms - 資通訊

Hyundai - 汽車業

Shinhan Financial Group - 金融業

SK Hynix - 半導體

KB Financial Group - 金融業

KEPCO - 國家輸配電公司

Naver - 網路通訊

Kia - 汽車業

Samsung C&T - 工程與貿易集團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世界銀行、Branddirectory(2021)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Net Zero Tracker

scroll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