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法於2021年8月通過,明確規範2050年碳中和目標,並制定國家碳中和綠色成長策略,包含截至2050年全面停用火力發電站的計畫。本法擬出A、B兩大情境,A計畫案係完全停止使用煤炭和液化天然氣(LNG)發電,B計畫案則持續使用LNG但使用溫室氣體移除技術如碳捕集與封存(CCUS)等技術去碳。AB兩方案皆會停止燃煤發電,並提升再生能源使用。
2015年韓國正式啟動全國性碳排放交易機制,成為亞洲首個實施國家,並持續推動碳市場建設,不僅在2020年修改《排放交易法》,允許金融機構參與次級市場的碳交易,以提高碳市場流動性,更於2021年擴大碳交易的產業別,新增建築和運輸兩大部門,使管制產業增加至六個,包含電力、工業、建築、廢棄物、運輸、公部門 ,共涵蓋685家業者,共計7億噸排放(占該國總排放量74%)。
資料來源:ICAP、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韓國為G20及OECD成員國,且為APEC及東協之創始會員國。國家GDP、出口及進口皆為世界排名第10。
韓國製造業在GDP占比為32.6%,高於歐盟的22.5%及美國18.2%。韓國在鋼鐵、造船、汽車、半導體及數位產品等製造業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多數產品擁有自主品牌,產業架構以大型財閥為重要經濟推動者。該國的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株式會社和STX造船海洋為全球前四大造船廠;現代起亞汽車(KIA)為全球第三大汽車生產商;另該國的三星、LG、SK皆是世界知名的電子產品製造商,其中三星更是全球最大的資訊科技公司。
韓國2010年以《低碳綠色成長基本法》為基礎,草擬碳排放交易制度,並於2015年1月1日開始實施全國性碳交易制度,成為亞洲第一個在全國實施ETS的國家。
51,744,876
(2021)
1.8兆美元
(2021)
34,757.7美元
(2021)
4%
(2021)
2.2%
(2018)
38.7%
(2018)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世界銀行、Branddirectory(2021)
Climate Change 2021
Climate Change 2021
Climate Change 2021
Climate Change 2021
Climate Change 2021
Climate Change 2021
Climate Change 2021
Climate Change 2021
Climate Change 2021
Climate Change 2021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Net Zero Tra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