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2030年
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於1990年減少65%。
2050年
實現淨零排放。

製造業

  • 電力、氫氣和生物質作為能源載體。
  • 化學原料(原料)將陸續被基於非化石CO的化學回收和合成原料所取代。

交通

  • 停止新的內燃機乘用車註冊,乘用車車隊、公路貨運、公共汽車和鐵路中幾乎所有配備內燃機的車輛,都將被電動汽車取代。

建築環境

  • 加速翻新速度,使熱泵的市場滲透和區域供熱進一步擴張。

能源

  • 可再生能源的擴張加快(重點將繼續放在風能和光伏發電上)。
  • 氫氣將取代天然氣,成為2040年後可調度發電的最重要能源 。

農業

  • 擴大牲畜的轉化和沼氣廠中糞便發酵規模減少排放。市場對肉類和牛奶的植物性和合成替代品的需求持續增加。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Federal Ministry for Economic Affairs and Climate Action

德國經濟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2020 年佔歐盟GDP的四分之一...

德國經濟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2020 年佔歐盟GDP的四分之一,貿易占GDP的 88.1%,是世界第三大進出口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德國的經濟模式,高度依賴於密集的中小企業 (SME) 網絡,同時也是歐洲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

德國的經濟模式,高度依賴於密集的中小企業 (SME) 網絡,同時也是歐洲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其中車業是該國占比最大的產業,其他專業產業包括機械工程、電氣和電子設備以及化工產品。

2021年德國主要貿易國,包含歐盟...

2021年德國主要貿易國,包含歐盟、美國、法國、中國大陸等。

圖片
人口

8,312萬

(2021)

GDP

4.22兆美元

(2021)

人均GDP

50,801美元

(2021)

GDP成長率

2.9 %

(2021)

農業GDP占比

0.7%

(2017)

工業GDP占比

30.7%

(2017)

前十大最有價值企業

Mercedes-Benz - 汽車業

Siemens Group - 多角經營/電子與電機產品

Deutsche Telekom - 電信通訊

Allianz - 金融服務

Volkswagen - 汽車業

Bosch - 電子電機業

BMW - 汽車業

SAP - 軟體

Porsche - 汽車業

Audi - 汽車業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世界銀行、Branddirectory (2021)、CIA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Net Zero Tracker

scroll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