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其資源提出架構與目標,以增強包含氣候適應力、低碳和永續的發展模式等範圍,2021 年 10 月提交的更新 NDC 包括提升減排目標、擴大關鍵部門,包括農業和廢棄物部門,以及能源效率與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等更詳細行動。通過其第一個全經濟減排目標、到 2030 年將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和水力)在電力結構中的份額比 2010 年提高到 50%,以及種植 1000 萬棵樹的景觀修復計畫。
確定了為應對對國家發展努力產生負面影響的氣候變化而採取的關鍵優先行動,其中包含應對氣候變化和森林砍伐,通過推動/獎勵更永續的生產和消費來保護自然資源,同時履行柬埔寨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承諾。
分析當前和未來的國家發展和氣候風險,並確立策略目標,面相包含改善糧食、水和能源安全、確保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推廣並加強低碳技術、意識、國際參與等。
柬埔寨王國政府(RGC)儘管為最不發達國家,全球排放占比不到1%,仍致力於應對氣候變遷,積極參與履行其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巴黎協定》下的國際承諾。同時也推動國內的關鍵政策框架,如五角戰略、碳中和長期戰略(LTS4CN)以及《柬埔寨氣候變化戰略計畫(CCCSP)》。
提出了涵蓋五個主要部門的減排目標,包括:能源部門(涵蓋交通運輸、製造業與建築業)、工業製程與產品使用(IPPU)、農業、林業與其他土地使用(FOLU)、廢棄物管理。氣候行動與發展目標整合,包括:減貧、將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72%(在有條件情境下可達 80%),目標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22 年推出,主要目標與 NDC 一致,旨在作為所有相關經濟部門的綜合分析和架構的路徑,概述了每個部門的優先緩解行動,慮了減排、經濟增長、社會正義和氣候適應力之間的平衡,促進低碳農業、工業過程和廢棄物管理,以實現 2050 年碳中和目標。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UNFCCC
柬埔寨的最大產業是紡織業和旅遊業,豐富的勞工資源使政府鼓勵外資投入農業。其土地及勞工資源可滿足農業發展、食品加工等需求。當全球面臨糧食逐漸短缺之際,柬埔寨農業為經濟成長之重要支柱,且為世界重要稻米出口國之一。2022年柬埔寨工業、服務業及農業產值占GDP比率分別為44.3%、 36.6%及19.0%。
主要出口產品包括成衣、鞋類、稻米、自行車、電機零件、橡膠等產品;主要進口產品包括布料、車輛、石油、食品及飲料、建築材料等,主要從臺灣進口衣著及服飾附屬品、鞋靴、皮革製品等產品。由於大部分成衣原料來源為中國大陸,恐面臨西方國家對來自新疆棉花之貿易制裁風險。
主要出口國為美國、日本、德國、中國大陸、英國等;主要進口國為中國大陸、泰國、越南、日本、臺灣等。
1,712 萬人
(2024)
311.7億美元
(2023)
1,917美元
(2023)
5.3%
(2023)
17.1
(2023)
40.5
(2023)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世界銀行、value.today (2022)
Climate Change 2021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value.today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