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

2030年
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於2005年減少35%。
2050年
實現碳中和。

工業

  • 排放將通過負排放進行補償(包括BECCS 技術)。
  • 建立基於可再生能源、循環原料、生物質、碳捕捉和 CCU 的新工業流程。
  • 特別關注氫、電子燃料、永續生物質的供應商。

交通

  • 大眾交通預計於2025年達零排放,運輸工具使用脫碳的能源載體(energy carriers),例如電氣化、氫、生質燃料、電子燃料。
  • 預計至2030,公共充電站網絡要遍及全國 (目標達到每十輛電動
  • 汽車可配置一個充電站的配額)。
    自動駕駛的運輸路線優化。

建築環境

  • 目標是到 2040 年使公共建築實現能源中和,每年投資額到 2030 年約 1.5 億歐元。
  • 現有建築應用循環經濟原則,或合理使用的材料提升能源效率。
  • 透過可再生能源來滿足電力 (主要包括熱泵、地熱能、太陽能鍋爐、永續供暖網絡,次要包括生物質、沼氣、氫、電子燃料)。
  • 重新規劃城市空間,使建築物配合再生能源的利用。

能源

  • 預計2025年去核電,主要由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組成,2030 年,可再生能源生產組合將包括約 8GW 太陽能、4.2GW 陸上風能和 4GW 離岸發電。
  • 再生能源使用,包含國內與國外購入 (電力生產系統也能夠通過使用 BECCS 技術來達到所需的負排放總量)。
  • 電網能效管理、合成或是沼氣的燃氣發電場使用。

農業

  • 減少集約式農業、保護天然林增加土壤和森林封存的碳、並積極造林。
  • 減少動物蛋白消費與食品包裝。
  • 溫室園藝透過再生能源栽種。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European Commission

比利時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中央地理位置...

比利時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中央地理位置和高度發達的運輸網絡使經濟十分倚賴國際貿易,全國GNP的大約三分之二來自出口,人均出口是德國的兩倍,日本的五倍。

主要進口食品、機械、鑽石(未成品)、石油、化工材料、紡織品...

主要進口食品、機械、鑽石(未成品)、石油、化工材料、紡織品;主要出口汽車、食品(特別是高級巧克力)、鋼鐵、藥品、鑽石(成品)、紡織品等。

2021年比利時主要貿易國,包含歐盟....

2021年比利時主要貿易國,包含歐盟、英國、俄羅斯、美國、中國大陸等。

圖片
人口

1,148萬

(2020)

GDP

5.3千億美元

(2020)

人均GDP

54,918美元

(2020)

GDP成長率

-3.4 %

(2020)

農業GDP占比

0.7%

(2021)

工業GDP占比

19.6%

(2021)

前十大最有價值企業

BDO Global - 會計事務所

Colruyt - 零售

KBC - 金融服務

Stella Artois - 飲料

AB InBev - 飲料

Telenet - 電信

Proximus - 電信

AG Insurance - 金融服務

Belfius - 金融服務

bpost - 郵政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世界銀行、Branddirectory (2021)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Net Zero Tracker、 Forbes

scroll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