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氫能策略》旨在促進氫能生產、發展出口及國內供應鏈、建立氫能產業並支持國內氫能需求。為打造再生能源強國,澳洲政府提供:
《低碳排放技術聲明》(LETS)將投資逾180億澳幣拓展減排技術,包含低碳太陽能、碳補集、綠氫、儲能、低碳鋼鐵與鋁的生產,以及土壤碳匯等技術。
澳洲承諾在 2035 年前減少 62–70% 的溫室氣體排放(以 2005 年為基準),展現更高的氣候行動雄心。此目標涵蓋所有部門與所有主要溫室氣體,並以五年排放預算方式執行。
為達成目標,澳洲推動多項政策,包括大型排放源管理(Safeguard Mechanism)、新車能效標準、再生能源投資與家庭電池補助等。這些措施有助於加速低碳轉型。
澳洲也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申辦 2026 年 COP31,並推動綠氫、綠金屬等綠色出口。同時強調公平與包容,納入原住民、性別與青年參與策略。
在生態與健康方面,澳洲推動自然修復與藍碳行動,改善空氣品質並提升公共健康。
澳洲聯邦政府於 2022 年 9 月 13 日 通過《氣候變遷法 2022(Climate Change Act 2022)》,這是該國首次將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入法,正式確立 2030 年較 2005 年減少 43% 以及 2050 年達成淨零排放(Net Zero) 的法律承諾。
此法案同時賦予 氣候變遷委員會(Climate Change Authority, CCA) 關鍵職責,要求其每五年向政府提出新的減排建議目標,以確保政策的連續性與透明度。澳洲政府也於 2025 年 9 月 宣布了最新的中期目標:至 2035 年,全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比 2005 年水準減少 62–70%。此新目標旨在補足 2030 至 2050 年之間的減碳路徑空白。
作為配套措施,政府也開始推動一系列制度改革與政策強化,包括更嚴格地監管大型工業排放者,推進能源網路現代化,以及支援能源轉型並促進再生能源佔比提升。
澳洲於 2024 年 12 月 19 日提交了第一份兩年期透明度報告 (BTR)。該報告是作為《巴黎協定》締約方的一項新要求。澳洲重申對氣候行動全球透明度的承諾。這是 Enhanced Transparency Framework 下的第一個 BTR 提交。BTR 展示了澳洲為履行氣候承諾而採取的行動,並有助於跟蹤全球實現《巴黎協定》目標的進展情況。這包括努力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限制在比工業化前水準高 1.5°C 以內。
在產業面,澳洲推出「Future Made in Australia」計畫,鼓勵澳洲本地投入綠色製造、太陽能電池板、生產氫能設備、關鍵礦產等。 此政策搭配資金與立法支持,意在提升國內在全球能源轉型價值鏈中的地位。32 億的預算交給再生能源署(Australian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ARENA),加速關鍵淨零技術商轉;其中設立 17 億的創新基金,用於研發綠色金屬、電池、低碳液體燃料等。
澳洲為世界第十三大經濟體,為自然資源、能源和食品的重要出口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吸引了大量相關投資,包括煤炭、鐵、銅、黃金、天然氣、鈾和再生能源。
澳洲大量出口羊毛、穀物等農產品和鐵、煤炭等礦物,製造業較不發達,但因國人需求,汽車零件販售業興盛,目前也是中國大陸第二大投資地點。
2025年主要貿易夥伴國包含中國大陸、日本、美國、韓國、東南亞等。
2,710萬
(2024)
1.83兆美元
(2024)
66,204美元
(2024)
1.3%
(2024)
2.4%
(2024)
25.3%
(2023)
Climate Change 2021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Net Zero Tracker、 Forb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