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電力行業提供脫碳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碳捕獲、利用和儲存(CCUS)的實施,而不是純粹的煤炭淘汰。直到2051年到2060年間,將進行燃煤電廠退役的最後階段,氫氣將大規模開發用於發電。可再生能源份額將由太陽能、水力和風力發電廠主導。
印尼能源轉型計劃,目標到2025年將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提高到23%,到2050年達到31%。轉型過程在政策上也將面臨化石燃料依賴和可再生能源發展不足的挑戰。印尼政府將採取多種措施推動煤電轉型和有序退出,並加速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印尼能源與礦產資源部(ESDM)部長巴赫利爾表示,綜合電池產業生態系統將具備 6.9 GWh 的電動車電池生產能力,未來將提升至 15 GWh,這將鞏固印尼作為東南亞最大電動車電池生產國的地位,他說:「15 GWh 相當於約 25 萬至 30 萬輛電動車的電池需求。
為了實現未來十年新增40.6GW容量的目標,開發基於可再生能源的發電廠,並不包含任何新的燃煤電廠計畫,可再生能源發電廠預計發展到51.6%的電力占比。
「鄉村電力計畫」(Lisdes)是政府委託印尼國家電力公司(PLN)執行的計畫,目標是為偏遠地區建設電力分配網。截至2024年底,印尼已有83,693個村莊與行政區享有電力服務。
除了Lisdes,自2022年至2024年,能源部也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367,212個「新電力安裝補助」(BPBL)接點,展現政府推動能源公平、擴大電力可及性的承諾。
採取整體性土地利用策略,透過創新項目與合作夥伴關係,可以在農業與森林保育之間取得平衡,既支持永續糧食生產,也保護自然生態系統。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Climate Action Tracker
2.85億
(2024)
1.43兆美元
(2024)
5,026美元
(2024)
5.03%
(2024)
12.53%
(2024)
41%
(2024)
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也是G20的會員國之一,屬於新興開發中國家。擁有豐富的原油、天然氣、煤礦(主要為熱燃煤,出口量僅次於澳洲)、各種礦產 (金、錫及許多稀有金屬,如鎳礦)、天然橡膠與原木等農工業原料 (包含棕櫚油、咖啡、茶葉、香料、可可亞、稻米等),其中棕櫚油為全球最大生產國。
印尼大多數人都是從事農業、服務業、和製造業,近年政策持續加大基礎建設的投資,吸引外國投資。
2025年主要貿易夥伴國包含、中國大陸、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世界銀行、Branddirectory (2021)、Statista
Climate Change 2021
Climate Change 2021
Climate Change 2021
Climate Change 2021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Net Zero Tracker